“滋滋滋……”在这座由彩钢瓦搭建的钢筋加工场里,焊花四溅,持续不断的电焊声在这本就闷热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在公司承建的天麻高速公路1标段天保隧道进口处的钢筋加工厂内,苏恢琼正专注地进行着拱架焊接作业。
一件长袖牛仔布防护服、一双自制贴胶皮的解放鞋、一双防烫手套、一个电焊面罩,就是苏恢琼进行焊接时的所有“家当”。很难想象,身材娇小的她竟然是一位手握焊枪、驰骋项目一线焊接十余年的“女焊将”。
10年前,苏恢琼在造船厂跟着丈夫学习出师,仅用两个月便学会了多种焊接手法。“焊接虽然是我教她的,但有的焊接手法她学得比我更好,比如横焊,我怎么练习都赶不上她焊得平整。每道焊接工序,她稍有点不清楚都要刨根问底。”苏恢琼的丈夫笑道。那段日子里,为了练稳定、练臂力,苏恢琼经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上班时,她跟着丈夫学习;下班后,她拿着边角料反复练习。平焊、横焊、仰焊、角焊……经验的积累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赋予苏恢琼独特的焊接优势。高温焊花在苏恢琼的防护服和手臂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印记,也带给她日益精进的焊接技术。
苦练加上悟性,苏恢琼很快便在施焊量大、工作条件艰苦的造船厂站稳脚跟,她焊出来的一条条焊缝均匀、饱满,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新手的作品。此后,苏恢琼和丈夫进入中交二航局文麻高速、天麻高速等项目工作,就这样在岗位上一干就是十来年。她说,已经习惯了这种和丈夫“打配合”焊接的工作状态,能一起上下班、一起挣钱,她觉得很幸福。
“平常一天要焊10榀拱架,高峰期的时候要焊15榀,就是45根。”苏恢琼介绍道。宽大的钢筋加工厂内,一边是未经加工的钢筋“原件”,一边摆放着已经焊接好的拱架成品。先将钢筋放置在放料架平台上,向前输送至冷弯机,根据需要的尺寸调整好角度,再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切断至7.37米处,用龙门吊运送至焊接操作架上,苏恢琼便开始了她的“拿手好戏”。
仰着头焊、歪着脖子焊、半蹲着身子焊……苏恢琼需要切换多种姿势才能完成一根拱架的焊接。“呲呲……呲呲……”她左手持防护面罩,右手拿着焊枪,焊丝在1000度高温下熔化,一朵朵蓝色的火花在焊枪口绽放,随即落下的还有她细细密密的汗珠。
焊接过程中,需将拱架立在操作架上进行两头连接板的焊接,刚好是身高1.53米的苏恢琼抬手能够到的高度。焊完一侧连接板,苏恢琼利用龙门吊借着巧劲用一只手便将200来斤的拱架翻了个面继续焊接。
“电焊过程中会被烫伤,但是这么多年都习惯了。”长时间从事电焊工作让苏恢琼的手臂和胸前留下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伤痕。电焊作业时,火星四溅,苏恢琼身上的工作服被烫得千疮百孔,焊花掉落在皮肤上,瞬间就会起水泡,她身上常常是“新伤叠旧伤”,汗水浸着被烫伤的皮肤,更是疼痒难耐。
为避免烫伤和弧光辐射,她和工友们需要头戴防护面罩,手戴厚实手套,穿着长袖牛仔布防护服。为了防暑降温,项目为每位电焊工都配备了一台空调扇,但也难抵板房内近40度的高温。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到半天工夫,苏恢琼的工作服就湿透了。
夫妻俩平日生活里和和气气,但却会因为工作上的事有“摩擦”。苏恢琼在工作里的状态,让她丈夫直呼“工作狂”。“夏天在厂房里焊接像蒸桑拿一样,老是感到口渴,有时候我想喝口水歇歇她都不同意,说怕中途停下影响焊接质量。”面对丈夫的“吐槽”,苏恢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在近40度的板房里焊接,怎么会不累不渴呢?我只是想把工作干完后再喝水休息,我们焊的拱架是天保隧道里作初支用的,要是没焊好,拱架承不了力变形了,那后果就严重了。”
不光这个,对拱架成品的存放苏恢琼也有“强迫症”。焊好的不同尺寸的拱架要分门别类、整齐排列放在钢筋加工厂的成品区,以便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找到。就这样,优秀的焊接技术和“抠细节”的态度让苏恢琼成了工友们口中“干活麻利稳当,一点不输男性师傅”的“女焊将”。
“老家村里的人知道我和我丈夫在大项目的工地上当焊工,都说等着我们过年回家的时候到他们家里做活呢,说放心我们的手艺!”苏恢琼的脸上满是骄傲。她相信:男焊工能干的,我也能干,还能比他们干得好,干得细致!(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