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渝航之声稿件

我是质量的守门员

发布时间:2022-10-30来源:中交二航
【字体: 分享:

1988年出生的85后小伙,一位年轻的质量检测技术骨干。2017年度重庆市交通建筑行业工程检测青年职业标兵;2018年度公司第一届“路航杯”试验检测技能大赛“比武状元”;2020年度公司第二届“路航杯”试验检测技能大赛“比武状元”;2021年度二航局“青年岗位能手”……

刘贤义,在公司测试中心是个名人,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他检测试验技术过硬,也不在于他头顶的光环,而是因为他有着从不畏难、敢于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那股狠劲儿。

2009年,刘贤义加入公司,成为一名试验技术员。10年来,他曾驻过荒山野地,也曾守在伶仃洋上的孤岛数年。无论项目大小,他都是坚守严把质量关。他说:“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自走上岗位那刻起,刘贤义就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必须具备超过一般试验技术员的专业能力,力争早日学成出徒。白天,他跟着师傅学习试验操作技术;晚上,他把别人休息的时间全用在理论学习上。他的办公桌上放满了技术书籍,每天看书到深夜,看不懂就记下来,白天再向师傅请教。

工作中,他从不轻视任何一项常规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作细节。从砂石的筛分、钢筋的拉伸,到各种现场检测,混凝土的控制,只要经他手里,他都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连试验室主任都惊讶: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怎么这么快就掌握了这么精准的操作技术?做出的检测数据比很多老检测师的精度都高!

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施工中,海底沉管隧道长5664米,由33节沉管对接拼装而成,难度之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四年时间里,刘贤义及全体员工突破一系列施工难点,创造了一个个工程记录,特别是参与的优化混凝土浇筑,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将单次混凝土浇筑时间由近50个小时缩短为30小时左右;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凝固的铸造温度,确保了所有运送到沉管生产工厂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上限不超过25摄氏度,并确保所有沉管在浇筑过程中不产生热裂缝。

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从而确保所有沉管在交付时均处于完美状态,为后续海底沉管高精度拼装奠定了坚实基础。港珠澳大桥,见证了他们这代工程人的成长。

刘贤义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能得到身边同志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项目的支持和培养下,刘贤义加入“陶建飞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个平台上,他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开启了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的新征程。

如今,他已成为测试中心的技术骨干。一直以来,刘贤义认真贯彻和弘扬“匠心文化”,在开展试验检测过程中,他从不降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断推动项目检测质量的提升。

每当接到新任务,刘贤义就和团队成员们以“三连击”的形式开展工作。第一步:讲明形势,统一认识,为创新打下思想基础;第二步:研究分析,形成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的任务链;第三步:总结加工经验,提出改进办法,配合试验人员优化操作方案,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时,他不断合理优化流程,减少试验准备与等待时间,试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了让刚到测试中心的新员工全面掌握试验检测理论、大型试验机械使用等知识技能,刘贤义一有时间就琢磨培训方案,还将总结出来的绝技、绝招,毫无保留地编写在培训教材里,手把手地教给大家。每年来的新员工陆续在各自新的岗位快速成长,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质量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基础,一点有瑕疵的材料都不能用于现场,我就像个守门员,一定守好工程质量安全这道门。”这是刘贤义常说的话。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体现出了一个质量工匠的担当。(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