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渝航之声稿件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锚碇完工

发布时间:2021-12-10来源:中交二航
【字体: 分享:

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层散索鞍支墩混凝土浇筑完成,公司承建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锚碇完工。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其中伶仃洋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大桥共有东、西两个锚碇,均处于全海上施工环境,是伶仃洋大桥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

锚碇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大桥主缆的拉力。作为大桥重要受力结构,东锚碇将和西锚碇共同拉住伶仃洋大桥主桥近20万吨的重量,相当于可承受13万多辆普通小轿车的重量。

1.jpg

锚碇由地连墙、锚碇基础和锚体三大部分构成。伶仃洋大桥单个锚碇采用2×65米直径8字型地连墙,平面尺寸长107.1米、宽65米、壁厚1.5米,由两个外径65米的非完整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基坑深度达42米。地连墙成槽、开挖、回填形成基础后,再在其上施工锚体。单个锚碇锚体长61.14米、宽83米、高38.51米,面积相当于17个标准篮球场,混凝土用量达9万余立方米,重约100万吨。锚体形状为“钻石型”,不规则面多,且为斜面,散索鞍支墩高42.21米,其侧墙、后墙与锚块联为一体,施工难度大。

地连墙是锚碇开挖的支护结构,其前置条件是在深水厚淤泥条件下形成可供锚碇施工的围堰基础。项目团队采用“锁扣式钢管桩+工字型板桩”结合的方式进行围堰筑岛。2019年11月29日,钢围堰158根钢管桩和工字钢板桩全部施打完成,海中围堰精准合龙。在随后地连墙施工中,项目团队严格控制铣接头等关键环节质量,基本做到 “滴水不漏”。基坑回填共14层,其中底板2层、填芯10层、顶板2层。锚碇填芯分上下游两个“D”形依次对称浇筑,连续浇筑20次,混凝土共计近14万方,耗时58天,刷新海上连续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新纪录。

东锚碇锚体面临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难题。项目试验室结合港珠澳大桥施工经验,通过上千块实验块同样环境下的数据积累分析,创新优化凝胶材料体系的组成及比例,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混凝土,实现高性能、低水化热和更高密实度,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同时,因锚碇有众多俯斜面和仰斜面,最大后仰面角度达到47.5度,项目团队精准测量每个环节,严格控制模板安装精度,实现锚体“钻石型”造型的完美呈现。(张政、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