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6日,文麻高速项目大法郎隧道进口左洞掘进801米,进口右洞掘进764.8米,出口左洞掘进1255米,出口右洞掘进1181米。单洞累计完成4001.8米,完成总占比为59.1%,标志着文麻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大法郎特长公路隧道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隧道贯通打下良好基础。
文麻高速公路大法郎隧道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全长3.39千米,为分离式单向两车道公路隧道。该隧道采用双端同时掘进,主要以V级围岩为主,不良地质占比较高,主要穿越松散堆积体、富水破碎带及灰岩岩溶等复杂地质,施工过程中掌子面溜塌、突水突涌泥、冒顶坍塌、初支大变形侵限等破坏险情频发,前期施工难度巨大、施工进度缓慢、施工风险极高。
“大法郎隧道围岩变化比‘变脸’还快,特别是在遇到水的情况下,泥质页岩软化成黑泥,不仅没有承载能力,反而成了初支的负担!”项目技术负责人林玉刚表示,前期每步进尺都异常艰难,至少有半年时间都在探索和尝试如何控制软岩大变形。
“主要是缺乏针对这种隧道的施工经验,刚进洞时日进尺几十公分,有时压根没进尺,进度不尽如人意,现场也有员工打了退堂鼓。”大法郎隧道生产副经理刘国庆忧心忡忡地说。
面对工期和安全压力,项目负责人沈学军并没有丝毫懈怠和退却,而是化挫折为动力,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下沉式”管理模式,即“项目总工当工程部长用,工程部长当技术员用……一级一级转变,确保人人担责任,事事有人盯,件件能落实”。
沈学军回忆道,刚开始只是想尝试下,没想到收获意外惊喜!同时,在项目经理和总工带领下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长期驻扎现场,划分24小时责任区和责任时间段,通过不断尝试与总结,摸索出适合该隧道的施工工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并结合围岩变形规律提出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分级控制基准和控制技术措施,变“被动控制”为“主动加固”,提高了围岩自承能力,进一步控制了围岩变形的发展。
此外,项目部立足产研结合,推动一系列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创新成果在项目上的转化运用,如:多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围岩变形及力学测试、围岩注浆自动记录仪应用技术等等,为“动态设计、动态施工”提供指导,有效地降低了软岩隧道施工风险;现场充分运用隧道施工管理“五大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严格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组织施工生产,并制定了标准化施工实施清单与手册。同时,严格按照“三检制”制度,严守施工底线及安全红线,重点把控每个施工工序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做到质量与安全双重管控。
经过2年多摸爬滚打,800多个日日夜夜奋战,目前大法郎隧道施工稳步推进,突破4000米大关,为文麻高速全线2021年7月通车打下良好基础。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度,建设者们正在为打通云南省面向东南亚、联系两洋国际大通道,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