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红经理,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牛头岛沉管预制厂每个员工都知道杨红的习惯。作为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一分区(中交二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杨红总是战斗在最前线,牛头岛、西岛、东岛、海底隧道,哪里最忙他就在哪里,哪里最需要攻坚他就在哪里。大家都尊敬他,喜欢跟着他干,亲切的叫他“红经理”。
建好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是他的梦想
2011年8月,世界最大沉管预制系统安装刚刚启动,连夜从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建设工地赶到牛头岛的杨红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现场施工。外海,孤岛,牛头岛的天气和环境可不像来游客眼中“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那样美好:春天,这里经常是浓雾锁海,交通断绝;三、四月份的“回南天”,岛上空气湿度基本上都在95%以上,宿舍、办公室的地板上好像泼了一盆水,抓过一把空气,湿漉漉的都能拧下水来。夏秋季节,头上是南国如火的骄阳,身上是不知道汗湿了几遍的白色工装,没有绿树葱茏、草长莺飞的诗意,经常光临的是肆虐的台风和倾盆的暴雨。冬季倒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又要时刻担心突发的寒潮大风。当时,岛上的通讯塔没有开通,一个小岛孤零零的悬在伶仃洋上,电话要么没有信号,要么就是香港、澳门的服务,真正的“一国两制”特色。恶劣的环境吓不倒他,艰难的物资保障困不住他。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的来到工地,协调资源,安排工期,平整场地,安装设备,开展试验,没日没夜的干,在短短三个月内安装完成工艺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沉管预制、顶推系统,搭建起超级沉管预制平台;历时半年艰难攻关,圆满完成两次足足模型试验,探索出世界最大沉管“工厂法”生产之路。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刚刚离开冰天雪地的北国,怎么又跑到了天涯海角的牛头岛上当起了“岛主”?他说:“这是每一个工程人的梦想。作为一名桥梁人,能参加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建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保隧道使用120年,是他坚定的目标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重约8000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沉管,规模宏大,工期紧迫,由于地处外海孤岛,更加大了生产资源组织及水电供应保障难度;同时,预制精度要求特别高,节段止水难度特别大,曲线段管节预制、顶推还需重新精确调整参数。作为现场大管家,杨红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白班是早上7点上班,他每天都是6点多就来到工地,实地查看施工情况,向上夜班的技术主管、现场工长、班组长了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征询整改意见。走一路,问一路,查一路,不放过任何细节,在早班会上现场布置整改方案。
保管节使用120年,质量是关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哪怕是疏忽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造成极大的质量隐患。中埋式止水带、预埋件、OMEGA止水带、管节全段面灌浆,每一个关键工序杨红必须十二分小心。每个管节浇筑前,他都要仔仔细细再检查一遍:中埋式注浆管有无堵塞、破裂,中埋式止水带表面有无油污、异物,钢端壳、OMEGA止水带预埋件表面平整不平整,外侧牛腿预埋件、波纹管固定到位不到位……每一个细小的部位都不敢有丝毫的遗漏。
混凝土浇筑是沉管质量的最关键工序,尤其是浇筑沉管墙体,环境最为恶劣,施工人员需要从钢筋笼顶部沿着尺许见方的人孔下到底部,再一步一步的后退施工。通道狭窄,钢筋密集,个子大的转个身都很困难;而且随着浇筑工作的推进,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会使温度快速升高,模板里面就成了一个密不通风的 “桑拿房”,即使是身体素质过硬的振捣工,进去 5分钟也会大汗淋漓。这样的施工环境怎么保证得了浇筑质量?杨红灵机一动,在模板旁安装大功率空调,再利用侧模的浇筑孔把冷风引入进去。施工人员高兴的说:“现在舒服多了,里边比外面还凉快。”
杨红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节沉管浇筑前,“至少钻两次钢筋笼”。看看还有没有没有清理干净的烟头、焊接头、扎丝,有没有没有封堵好的注浆孔,有没有破损的垫块……钢筋笼里的通道极为狭窄,只能把身子卷曲一团艰难的挪动。每次出来,工作服、安全帽、脸上、手上,到处都是油渍,和一线施工人员没有两样。钻钢筋笼成为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必修课,技术、质检、安全,各部门的技术人都要进去实地检查两遍。爬进爬出之间,弄脏的是衣服,擦亮的却是大家的责任心,赢得的是沉管高质量。六年时间,浇筑的全部沉管滴水不露,创造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工程奇迹。
履职尽责是他恪守的本分
牛头岛是典型南粤海洋性气候,夏季漫长,高温高盐高湿,一年大多数时候都是“桑拿天”;由于生产布局的需要,主要生产区域都比周边低,形成了一个闷热的凹地,到处摆放的大风扇也不能降低现场的温度。人一进入厂房就大汗淋漓,衣服裤子就像在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这样的施工环境对人的体力消耗极大。每天一大早,杨红总是在生产现场做完巡查、布置好工作后,11点钟才回到办公室,处理文件,听取部门汇报,主持召开调度会,做好协调调度。下午又来到了现场,晚上11点钟还要到现场去巡查一遍,经常是刚刚回到宿舍睡下,半夜的电话铃声又不时把他吵醒。杨红患有严重的失眠症,醒了往往就再难入睡。在首个管节生产的那段时间,杨红凭着“拼命三郎”的干劲,不分昼夜的坚守在工地上,中午、晚上都是和大家一起在现场吃盒饭,整个一个连轴转。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终于累垮了这个坚强的汉子。
2012年8月5日,首节管节浇筑开始进行,杨红中暑高烧,声音嘶哑,满脸疲惫,大家叫他休息一下。他用一口典型的重庆普通话笑着说:“没得事,我还坚持得住,一线的兄弟们更辛苦。”到工地医务室打完点滴又回到了浇筑现场,连续战斗40多个小时。在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首个世界最大的海底沉管顺利诞生,取得了中国外海沉管预制零的突破,实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生产的开门红。
追求极致是他持续不懈的坚持
沉管水密性是海底隧道安全使用120年的生命线。33节沉管,近100万方混凝土,250多个接头,绝对不能出现渗漏。而且随着安装水深逐步增加,沉管承受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水密性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2014年初,沉管预制厂准备预制第六批沉管。这批沉管位于伶仃主航道,安装水深超过了30米。作为项目水密性攻关领导小组组长,杨红倍觉压历山大。钢筋加工精度、钢筋笼绑扎精度、钢筋笼顶推及体系转换变形量控制、模板复位精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振捣质量……,每一个环节都要重新逐一梳理、优化;班组建设、质量优化、专题攻关,整个体系都要全面提升。一轮轮梳理,一轮轮提升,经过对沉管生产体系的全面优化和规范,制定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质量控制点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了6个大项、23个子项、116个小项,涵盖了钢筋加工及绑扎、预埋件安装、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顶推及体系转换、管节一次舾装等所有方面,对所有工序全面实行星级管理,对每一个小项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层级、检查方式、检查频率、质量控制要点,质量缺陷处罚制度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从表及里的系统升级。
杨红讲得最多的总是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无论是每天的班组安全会还是每周的班组长培训,他都反复强调:“一定要精益求精。不管的绑钢筋的还是浇混凝土的,只要把手里的活干到极致,就是真正发挥出了‘工匠精神’,就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匠心铸精品。E10、E12、E16……,沉管预制顺利推进,安装顺利突破30米、40米大关。以后,又顺利攻克世界首例曲线段沉管“工厂法”预制、顶推难关,于2016年9月率先完成所有沉管预制任务,所有沉管全部滴水不漏,创造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工程奇迹,杨红也被荣立“特等功”。
精品赢声誉,精品拓市场。超级沉管预制质量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赞誉,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也把所有关键工程的最后收官施工全部交给了二航建设者:最终接头监制、注浆、基础灌浆,小构件预制,沉管隧道内装,东西人工岛大斜面、大台阶安装,23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铺装……,杨红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这支无数次焊接大江瀚海的建桥铁军必须转型为“精装师”。
腊月隆冬,寒风刺骨,杨红奔走在长江边上的最终接头制造基地;闷热高湿,空气不畅,杨红转战在海下四十多米的沉管隧道内装现场;骄阳似火,暑蒸雾腾,杨红奔波在东岛大台阶、西岛大斜板安装工地。大台阶、大斜板安装正值最热的七八月份,为了保证保证不污染成品,杨红和工人一样,只穿着一双薄薄的袜子;为了观察安装精度,经常要把脸贴在滚烫的小构件上。他说:“我们做的是最后一道工序,必须是零瑕疵、零容忍、零缺陷,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七年筑梦港珠澳,一夕点亮伶仃洋。在杨红和团队的努力下,二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预制的小构件以“平坦如砥、光洁如玉”的高品质获得了一致赞誉,安装的隧道扮靓了“最美海底风景”,铺设的东西人工岛大斜屋面成为“珠江口新地标”,铺装的沥青路面成为“最美海上通道”。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正式具备通车条件。回顾七年筑梦伶仃的征途,杨红深有感触:“人生就是要不断挑战新的天花板。把工程做得更美好、更坚实,让每一个通过港珠澳大桥的都感受到超级工程的舒畅,就是尽到了一名建设者的责任。” (李正林)